2019年,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卻可能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的確,剛過去的2019年,充斥了太多的焦慮和無奈。經濟下行、業績下滑、行業洗牌、企業裁員、集體破產等在各行業屢見不鮮,真的我太南了。但仍有一些提供企業級服務的公司在寒冬中逆勢上揚,如騰訊投資的小魚易連、移動微世界研發的云樓SOHO、阿里釘釘的釘釘智連等。
通勤發展史
第一階段前工業時代通勤靠雙腿與馬車。長安米貴之下,許多官員都住的相對偏遠。一旦遇到一個勤政的皇帝,如明太祖和清康熙帝每日一朝,就得每天三四更(大概三點左右)起床,四五更(約五點左右)上朝。動輒一兩個小時的路程,現代人也受不了的,所以還有官員因為不堪逐日趨走(受不了每天這么上下班)而具疏乞休(辭職)的。
第二階段工業時代:鐵軌。1830年,英國土木工程師喬治斯蒂芬森開通了世界上第一條連接曼徹斯特和利物浦的蒸汽動力公共鐵路,隨之人們很快發現相比于城際旅客,日常通勤人群更符合鐵路發展需求。20世紀末,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中國鐵路網絡宣告建成,這一階段,四通八達的鐵軌網重新定義了人力資源與區域的關系。
第三階段軌道交通2.0:輕軌與地鐵。發展到這里,許多上班族已經開始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擠車的氛圍。但一開始,地鐵的出現,給了上班族極大的便利,如北京、上海、芝加哥、波士頓等。電車與地鐵的出現,能夠將市中心的上班族在合理的通勤時間內送到另一個城市中心,人們不再局限于家附近的圓規半徑。
5G時代下云上辦公無通勤時代
以灣區神秘組織FLAG(Facebook, LinkedIn, Amazon, Google)的員工舉例,領著百十萬的薪酬,每天六點前起床,去百十公里外的公司上班。這個舉世聞名的創富之地,通勤時間達到了6個小時。對比之下,北京西二旗、中關村的上班族們似乎不太好意思抱怨了。他們只需要順利擠上地鐵,在人貼人的銷魂體驗中度過個把小時,就能到公司了。而在北京周邊如三河、燕郊等居住的就需要毅力了。跨城通勤的數據還在不斷刷新,隨著京張高鐵的開通,通勤距離200公里40分鐘到達,票價91元,如果算上到北京后倒車的時間,那通勤的時間1小時以上,通勤花費達200元。
在一份城市通勤報告中我們看到,中國頭部的一二線城市,沒有一個能達到馬切蒂常數,即普遍通勤時間60分鐘以內。其中,交通擁堵占據了將近一半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大幅壓縮堵車時間或者無通勤,有一大半城市有望進入幸福城市行列。#p#分頁標題#e#
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不禁要問,員工們既然每天到辦公室也是面對著電腦工作開會,那么是否還有花費大量通勤時間到辦公室上班的需要?是否可以直接在家里打開電腦辦公呢?是否可以使工作和生活兩平衡呢?答案是,可以!而且很多國內外的公司已經開始這么做了。
放眼國內,知名軟件公司移動微世界從2019年就開始了云上辦公的嘗試,首先是研發中心全員在家辦公,通過云上寫字樓--云樓SOHO,實現了高效的在線協同辦公,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他們的成功案例表明,這種云上辦公的管理模式在中國的土壤可以生根發芽,特別是對于目前國內發展迅猛的互聯網行業,很多公司及team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做到逃離北上廣。
與傳統的朝九晚五相比,云上辦公的優勢很明顯:以移動微世界研發的云樓SOHO為例,這款產品是基于3D/VR引擎、語音通訊引擎和分布式服務器引擎打造的全球第一棟云寫字樓,提供三維立體辦公室、工位、會議室等一系列云上辦公場景,無論員工身處何方都可以使用電腦設備快速接入。
從企業雇主角度考慮,云樓SOHO不但能幫助公司節省大量開支,同時也能把招募人才的目標放諸全球,從整個地球村里尋找最優秀的員工。從被雇傭者的角度來考慮,由于免除了通勤等諸多煩惱,云上辦公可以極大的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熱情,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有更多的時間去旅行或者陪伴家人。蓋洛普的研究數據表明,當員工的工作自由度達到60%-80%,他們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基于我國國情,云上辦公可以讓目前在一線城市的工作人群面臨的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霧霾、子女教育、養老等社會問題迎刃而解。
隨著互聯網和云計算、VR、AR等技術的普及,使地理位置成為工作中最不重要的因素。企業及時擁抱免通勤,云上辦公的先進辦公模式,才能在變革的潮流中立于不敗之地。